催化加氢法处理对硝基苯酚(4-NP)类化合物,具备工艺简便、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势。其催化加氢产物对氨基苯酚(4-AP),是重要的化工及医药中间体,这使得该方法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以Pt、Pd、Au、Ag等为代表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催化剂,在4-NP催化氢化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这类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高,且反应条件温和,已成为当下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。然而,钯纳米粒子因具有较高的表面能,在合成与催化反应进程中极易发生聚集现象;此外,粒径较小的钯纳米粒子难以从处理后的溶液中有效分离,致使其可回收性欠佳。
针对上述问题,必威官方首页官网的许利剑教授提出创新策略,即采用二维结构的Co(OH)₂纳米片作为载体,负载少量Pd纳米粒子,以此实现Pd纳米粒子高效催化性能与良好可回收性的兼顾。相关研究成果以“Deposition of palladium (Pd) on Co(OH)₂ nanoplates in a stabilizer-free aqueous phase for catalytic reduction of 4 - nitrophenol”为题,于2022年3月发表在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》(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)期刊上。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许利剑教授,第一作者是唐曾民讲师。
水相法作为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制取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,在本研究中得到应用。首先,以硝酸钴为原料、辛胺为沉淀剂,在90℃的水浴环境中反应60分钟,成功制备出粉红色的氢氧化钴颗粒,并加以收集。随后,在水相环境且不添加任何稳定剂的条件下,选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,将Na₂PdCl₄还原为Pd纳米粒子,并进一步使其负载于Co(OH)₂纳米片的表面,最终成功制得Co(OH)₂-Pd纳米片,并对该纳米片在4-硝基苯酚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。

制得的粉红色产物Co(OH)₂呈现出二维纳米片结构,拥有较大的可用于负载的表面积。实验结果显示,Pd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于Co(OH)₂纳米片表面。在适量的Pd负载量下,Co(OH)₂-Pd (1000)能够在短时间内将4-硝基苯酚完全催化转化为4-氨基苯酚。经计算,其反应速率常数k值约为0.0089 s⁻¹。此外,Co(OH)₂-Pd(1000)展现出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。多次循环实验结果表明,合成的Co (OH)₂-Pd(1000)在4-硝基苯酚催化转化过程中,不仅具备出色的催化活性,还拥有优异的循环使用稳定性,为该类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51974116和51874128),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020JJ4273和2020JJ5130)的支持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S1003-6326(22)65925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