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研究

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科研成果

许建雄教授课题组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》:嵌入Fe3C纳米颗粒的酒醩衍生氮掺杂碳纳米管/多孔碳3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应用

作者:   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2-08-24


如今,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峻,绿色环保、节能低碳理念愈发深入人心。锂离子电池(LIBs)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随着对LIBs的需求持续攀升,锂资源却日益短缺,二者矛盾愈发尖锐。因此,开发高稳定性、低成本的新型储能系统,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。基于此,betway必威中国许建雄教授课题组提出以酒糟生物质为原料合成碳纳米管/多孔碳复合材料用作钾离子电池阳极材料。以酒糟为原料、FeCl3/ZnCl2为活化剂,通过热解法制备出具有三维结构的Fe3C纳米颗粒-N掺杂碳纳米管/多孔碳(Fe₃C@N-CNPC)复合材料。运用XRDSEMTEMBET分析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、微观结构以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。深入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各组分所发挥的作用,并提出了Fe₃C@N-CNPC可能的形成机制。此外,还对Fe₃C@N-CNPC作为钾离子电池(PIB)阳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。相关成果“Fabrication of Fe3C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N-doped carbon nanotubes/porous carbon 3D materials derived from distilled grains for high performance of potassium ion battery”发表在2022815日的《合金与化合物杂志》(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)期刊上。论文通讯作者是杜晶晶教授和许建雄教授,第一作者是2019级研究生李顺。

本研究在FeCl3/ZnCl2活化剂的作用下,通过热解酒糟成功合成了Fe3C@N-CNPC三维结构复合材料。具体实验步骤如下:首先,在500 ℃的环境中进行预碳化处理,制备出氮掺杂的碳前体;随后,通过研磨的方式将N掺杂碳前体与FeCl₃/ZnCl₂活化剂进行物理混合;最后,将所得混合物置于900 ℃的高温环境下热解,成功制得Fe₃C@N-CNPC三维结构复合材料。研究结果表明,FeCl₃/ZnCl₂活化剂在Fe₃C@N-CNPC三维结构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在活化剂FeCl₃/ZnCl₂体系中,FeCl₃发生还原反应,生成了Fe0纳米粒子。这些Fe0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,促使碳纳米管在多孔碳表面原位生长。所制备的Fe₃C@N-CNPC三维材料展现出优异特性,不仅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石墨化程度,还具备丰富的多孔结构,以及大量分布在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活性中心与表面官能团,有利于提升该材料在储能应用中的电化学性能。


(a)




(b)


aFe3C@N-CNPC的制备过程示意图,(b)嵌入Fe3C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管生长机制

由于氮掺杂、超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协同效应,基于Fe3C@N-CNPC的钾离子电池阳极表现出了优异的钾储存容量(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−1时,其比容量为273 mAh g−1)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(在100 mA g−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70次后,容量保持率为94%)。这种新型的碳材料成本低、制备简单,在储能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21742475197411651874129)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1JJ302122020JJ42732020JJ5130)、必威官方首页官网科研创新基金(CX2022)的支持。

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allcom.2022.165130